2020年6月18日上午,普洱市景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局长陈某某和往常一样,提着公文包去上班,刚走到单位的楼道里,办案人员叫住他,表明身份后便将他径直带进留置场所……
曾经,陈某某的升迁之路可谓是顺风顺水,先后在工信、教育、住建等多个部门单位担任主要领导。而其妻子方某同样履历精彩,曾在景谷县中医医院、景谷县文体广电等部门担任主要领导,且夫妻二人均为县委委员,都是组织器重的干部。
然而,这对有名的“夫妻档”领导干部的政治命运,却因妻子方某涉嫌职务犯罪开始改写。2014年底,时任景谷县文体广电局党总支书记的方某,在担任景谷县卫生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贿赂,于2014年12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时隔6年,丈夫陈某某同样因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贿送财物,于今年1月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一对善于“弄权”“弄钱”的夫妻在政治生涯的舞台上就此落幕,令人唏嘘不已。
紧跟妻子的后尘踏上贪腐路
2014年5月的一天,方某被景谷县人民检察院采取强制措施不久,相交多年的罗某某登门拜访陈某某,以看望慰问的名义送给陈某某几条烟和几瓶酒,毕竟交情较深,陈某某认为一点烟酒不算什么,半推半就收下了。
然而,身为普洱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的罗某某怎么可能只是单纯抱着看望失意朋友的目的。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改善基础教育设施,各种教育工程建设项目都是商人眼里的“香饽饽”。陈某某作为时任景谷县教育局局长,对此有绝对话语权,而罗某某只不过是以探望为名,行了贿送之实。
自罗某某成功“探望”之后,其他朋友也纷纷坐不住了,购物卡、高档手机、平板电脑、名贵烟酒、跑步机等物品慢慢成了“敲门砖”,陈某某渐渐放下心理防线。司空见惯后,他的朋友圈就只剩下围猎者以及自己对金钱的欲壑难填。
“我只收信得过的亲戚朋友给的钱。”在妻子落马之后,身边的典型教训不但没让陈某某深刻反思、引以为戒,严格遵规守纪、闭门谢客,反而以自欺欺人的方式进行自我催眠,紧步妻子的后尘同样踏上贪腐道路。
陈某某在忏悔书中坦言:“我在和这些商人的相处过程中,把他们当成兄弟朋友,他们给女儿几千元的压岁钱,我觉得正常;给女儿几千元的生活费,我也觉得正常;甚至让他们帮家人订机票、出各种费用等我都觉得正常……但我忘了,他们的本质还是商人。”
其实,陈某某心中再清楚不过,不管是不是亲戚朋友,不论以谁的名义送钱,送钱的人目的就是利用他手中的权力和资源置换利益与好处。而陈某某本人,也心安理得用权换钱,把这些商人当成自己和家人的“钱袋子”。
权钱套现 夫妻“左手转右手”
2017年,景谷县突然爆发几名学校校长、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因涉嫌经济犯罪纷纷“落马”的腐败窝案,然而在众人的质疑中,身为景谷县教育局“一把手”的陈某某依旧安然无事。之后两年,陈某某进一步被调任为景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一职,此次的职务变动让他自认为不会再出事了。
之后,妻子方某出狱,因其已被开除公职,无事可做。陈某某和方某共同商议开设一家针灸推拿诊所。夫妻俩正愁启动资金不够时,陈某某的亲弟弟陈某某雪中送炭,以“嫂子诊所装修、购买设备、进药都需要钱”为说辞,送来20万元,陈某某收下后将其中10万元给了方某。
事实上,陈某某的“心意”并非来自亲情上的关照,而是一种“利益回报”。他从哥哥陈某某处已经获得了太多利益与好处,自陈某某调入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任局长以来,其授意分管项目的副局长,分批安排了300余万元的项目给陈某某。为了掩人耳目,陈某某还交代陈某某不要亲自出面参与招投标。加上在景谷县教育局所承揽的工程,陈某某从哥哥陈某某处先后获取了1000余万元的工程项目,获利颇丰。
在陈某某夫妇装修针灸推拿诊所过程中,闻风而动的商人刘某某又伺机提供价值6万余元的高档橱柜。陈某某都一一收下,并在刘某某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时,授意工作人员刻意关照。而早与陈某某预谋以结算工程量的价款返点当作好处费的罗某某,在陈某某打招呼下,前后共承揽了景谷县教育局、景谷县住建局多达8000余万元的工程项目。
经查实,2014年至2019年3月期间,陈某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送的财物共计120余万元。熟悉陈某某夫妇的人都知道,他们家人还在县城经营着一个名叫“云龙阁”的烟酒专卖店,小店虽小,却大有门道,多年来一直经营得风生水起。一些“懂门道”的老板要么直接在“云龙阁”消费照顾生意,要么送高档烟酒到“云龙阁”售卖,更有甚者和陈某某打个招呼,在“云龙阁”买了高档烟酒但并不带走。通过这种秘而不宣的套路,陈某某将数百条高档香烟、上百瓶名酒以“洗白”的方式收入囊中。陈某某任职期间,共收受名贵白酒数百瓶、高档香烟数百条,价值57万余元。
“两面人”收礼成性
在陈某某妻子方某没“出事”之前,两人经常出双入对,俨然一对恩爱有加的模范夫妻。可方某入狱之后,陈某某也开始变得“不老实”,忘记了党的纪律规矩,忘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忘记了礼义廉耻,他不甘寂寞,长期与有夫之妇保持不正当性关系,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被查处前,陈某某曾“鼓动”单位干部职工:“纪委的问责顶个屁事,不要怕,该怎么干就怎么干。”
在执纪执法部门调查教育系统腐败案之初,陈某某私自召集全县各学校负责人开会,让受贿者将所收受的钱物退回行贿人员,试图充当违纪违法人员的“保护者”。而陈某某自己也因为心怀鬼胎退回几笔钱财,但过了风口浪尖,他故态复萌,依旧收礼成性。
2018年、2020年,省、县两级纪委曾分别对陈某某进行谈话函询,但陈某某均未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在个人事项报告上,将从未交易的房产、商铺标注卖予罗某某、陈某某,并和两人达成同盟、串供堵口,以此对抗组织的审查。
先前,陈某某在全县教育系统党风廉政教育大会上毫不掩饰“家耻”,不惜自曝家丑,以身说法,谈个人切身感受,劝导大家及其家人不要步入违纪违法的深渊。但从查明的事实来看,陈某某在妻子入狱后,并没有从妻子身上对照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没有对照党章党规党纪认真进行自我反思,反而变本加厉,将扭曲的金钱观、权力观激发出来,和组织对抗、较劲,与组织教育感化背道而驰,错过了一次次迷途知返的机会,在严重违纪违法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俨然当起“两面人”。
执纪者说
“家人不廉,全家不圆。”家风建设并非一日之功,家风堕落亦非一日而成。陈某某的小家从温馨的港湾沦变为腐败的“温床”和权钱交易的场所,说到底是因为家风出了问题。对于陈某某来说,妻子漫长的服刑时间对他没有造成任何触动,在妻子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便已开始违规收礼;而出狱后的妻子同样不思悔改,没有为身边人多敲“枕边钟”,致使丈夫重蹈覆辙锒铛入狱。两人本应该感谢组织的培养和信任,在所处的岗位上以身作则,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特别是陈某某,组织没有因其妻的违法犯罪而另眼看待他,依然把他放在重要岗位,陈某某却不断以身试法,不仅毁了自己、毁了家庭、毁了幸福,更辜负了组织,辜负了人民。
陈某某夫妇的贪腐之路是党员干部权力观、价值观扭曲的表现,是“家庭式腐败”的典型案例。夫妻二人“前腐后继”迈进监狱,一对原本应该“齐头并进”的夫妻档,如今“双双落马”,教训深刻,须不断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警钟,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