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至9月20日,省委第一巡视组进驻普洱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巡视;期间,市委及时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组和专项巡察组。联动组与省委第一巡视组同步工作;专项巡察组8月17日至9月12日分3个小组分别对景谷县、澜沧县、江城县采取“驻点”联络、“混编”借势、“双剑”合璧方式,上借下力、下乘上势、协同作战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巡察,省市联动专项巡视巡察工作取得实效。
选派业务骨干“驻点”联络,做到“三发挥三推动”
发挥驻点联络作用,推动资源共享。市委精心选派一名巡察办业务骨干作为驻点联络员协助省委巡视组工作,与省委巡视组的同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工作,融入省委巡视全过程。省委专项巡视进驻前准备充分,专业人才团队业务能力较强,收集的背景资料和政策依据充足。驻点联络员强化组织协调,申请省市共享专项巡视巡察信息资源。及时将涵盖党中央精神、生态环保政策法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等10个重点产业规划、职能部门处罚规定等150多个文件资料印发给巡察干部强化学习。
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推动巡视巡察双向业务交流。驻点联络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问题底稿制作使用、问题线索发现移交和立行立改问题研判移交3个专题报告,在巡视工作中进行业务交流;同时,省委巡视组成员对材料编号管理、底稿合并筛选等操作规范作了交流,驻点联络员及时将交流内容报告市委巡察办,并在专项巡察中全面推广使用。
发挥联动配合作用,推动专项巡视巡察全覆盖。驻点联络员按分工统筹安排,对省委巡视组覆盖不到的毁林图斑点,顾及不到问题线索,通过市委巡察办及时将情况通报市委专项巡察组,进行分类处置,将巡察触角继续向基层延伸,织密巡视巡察“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监督网,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上下联动巡视巡察全覆盖。
组建专业团队“混编”,做到“三认真三提高”
认真选派专业团队,提高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从审计、水务、住建、林草、农业、检察院等部门(机关)选派8名业务骨干组成联动组,由一名有环保专业背景的市委巡察组专职副组长带队,全程配合省委巡视组工作。联动组成员结合专业特点,聚焦群众广泛关注的“一水两污”、乱开乱采、种茶毁林、种桉树、保护区内违建等生态环境保护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发挥巡审结合、巡检结合两大优势,查阅资料3000余份,发现问题70个,形成问题底稿30份。
认真做好本土翻译,提高了解情况真实性精准性。下沉调研时,联动组成员发挥“当地人”独特优势,将省委巡视组成员提出的专业性较强的询问内容,翻译为简洁明了的当地方言或民族语言,便于询问对象直接了解,快速客观回答,让巡视组深入准确了解群众真实反映。市委联动组共排查1062个生态环境类项目,发现问题项目582个,参加下沉调研5人次,参与谈话了解12人次、起草延伸了解情况报告2份。
认真学习以干代训,提高基层巡察人员素质。上下联动巡视巡察工作中,联动组成员以省委巡视组成员为榜样,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参与查阅资料、项目比对、实地调研、问题线索核实印证等实战。贴近学、紧跟干、用心战,联动组成员整体素质有了较快较大提升,形成了优势互补、以干代训的工作格局,以迅捷灵活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巡察工作后备人才。
同步巡察“双剑”合璧,做到“三加强三确保”
加强统筹协调,确保上下联动工作衔接更紧。以省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巡视为契机,加强与省委巡视组沟通,迅速组建市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巡察组,及时启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下好“先手棋”,坚持“以上带下”与“以下助上”相结合,实现“双剑”合璧联手出击,凝心聚力打好“组合拳”,形成巡视带巡察、巡察助巡视、巡视巡察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加强业务指导,确保上下联动工作质量更高。强化上下联动,上级巡视机构加强对下级巡察精心指导,凝聚起强大的监督合力,压实了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推动巡视巡察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进驻初期,省委巡视组领导为市委专项巡察组开展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对专项巡察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思路、工作规范、工作纪律等作了要求。巡察中期,省委巡视组和市委巡察组分头深入县乡基层一线适时开展实地指导督导,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与此同时,市委专项巡察组组成4人指导组,加强对3个巡察小组巡回指导督导,传达上级政策法规、巡视发现问题清单,共同梳理分析研判问题清单、问题线索,强化定性把关。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上下联动工作效果更实。专项巡视巡察联动工作紧扣一个“专”字,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聚焦“四个落实”,紧盯“34看”,围绕种茶毁林、毁林建房、毁林养殖、盗砍乱伐盗卖、触犯自然保护区红线、网箱养鱼、矿山管理等重点展开滤网式筛查。联动工作足迹遍布全市10县(区),辐射30多个乡(镇),下沉调研20多次,调阅材料6000多件,个别谈话200多人次,座谈会20余次。清理核查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图斑点4465个,发现认定实际违法图斑点1083个,涉及面积529.75公顷。共发现“四个落实”方面突出问题68个,移交立行立改问题24个,移交问题线索13件,为推动普洱追赶跨越、绿色崛起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