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力有序开展五届市委第二轮巡察,普洱市坚持以省委巡察指导督导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全面推广运用“553”工作法,做到“四个到位”,做深做细做实巡察准备,为高质量完成本轮巡察工作打好基础。
精心设计“谋”到位。突出高位谋划部署。市委坚持把巡察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市委书记高度重视本轮巡察,对本轮巡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市委常委会专题审议本轮巡察方案,研究确定巡察对象范围、方式方法等。突出深入调查研究。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研究谋划相关工作,组织巡察办同志深入市委办、市政府办等重大项目建设重点要素保障部门开展巡前调研,收集年度重大项目建设相关信息76条(次)。突出抓好推动落实。市委巡察办5次召开主任办公会,研究落实巡察各项工作任务,结合普洱实际制定巡察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巡察准备、了解、报告、反馈、移交、整改等6大环节和工作内容及相关要求。
基础保障“配”到位。强化人员抽调。根据巡察对象特点和职能职责,除纪委监委和巡察专职干部外,统一由市委组织部抽调35名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参加巡察,其中新提拔县处级干部7人、优秀年轻干部11人,并对抽调干部进行合理分工,做到人岗相适,便于发挥个人特长,以增强巡察监督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效性。强化服务保障。为抽调干部统一安排必要的办公场所、配备办公用品和设备,破除抽调干部“临时工”“打短工”思想。对县级抽调干部从集中就餐、统一住宿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让抽调干部生活上有更强的归属、工作上有更足的干劲。强化党建引领。严格执行“党建+巡察”模式,坚持把支部建在巡察组上,在市委授权后第一时间组建7个临时党支部,把党旗插在巡察一线,巡察业务培训后,集中组织开展“以党建引领巡察高质量发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巡察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业务知识“训”到位。做好方案解读。深入解读巡察工作方案,讲解在巡察对象选定、方式方法适用、时间任务安排上的考量和统筹,进一步加深巡察干部特别是抽调干部对政治巡察的理解,提升干部对巡察政策业务的把握,确保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巡察。做好专题培训。结合被巡察单位特点,邀请市纪委市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等部门同志,讲解重点要素保障部门巡察重点关注问题,专门开展专题培训,确保巡察工作有的放矢、有效推进。做好能力提升。针对巡察组发现问题不深入、定性不精准和报告质量不高等问题,结合《如何提高巡察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视频教学,引导巡察组深挖细查、查深查透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查找问题成因,切实提升巡察干部撰写巡察报告和发现问题能力。四是做好传帮带。邀请巡察战线经验丰富的“老兵”,畅谈收获感悟、分享心得体会、讲述经验做法,为巡察干部解疑释惑、消除顾虑,确保全身心投入巡察工作。
监督成果“用”到位。注重贯通融合。动员部署会后,立即召开协作单位和被巡察单位情况通报协调会,及时向纪检监察、组织、政法、审计、信访、检察院等部门集中收集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相关信息,供巡察组深入了解被巡察单位情况,充分运用各类监督成果,提高巡察针对性。注重依法依规。针对重点要素保障部门工作要求严、内容广、领域多、环节杂等特点,市委巡察办集中梳理中央及省、市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项目建设政策文件68份1280页,汇编资料14册,细化具体监督检查点,形成政策清单36条,为巡察组进一步梳理“五个清单”提供重要政策参考,确保巡察工作取得实效。注重成果运用。收集被巡察单位巡察情况报告和整改落实情况提供巡察组,巡察组结合协作单位提供资料,在提前了解被巡察单位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和初步“画像”,进而确定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和事,为高质高效开展巡察找准方向、明确靶向。(周晓祥 || 责任编辑 王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