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转瞬即逝,走向社会已经二十余载,一路走来,无论对待工作还是生活,心存感恩和珍惜。奋斗、收获,无畏、彷徨,欢乐、感伤……人生路上酸甜苦辣,无论何时何地,在我身后,总有瓦窑寨父老乡亲一双双期盼的眼睛看着我,催我奋进! 每当我身心疲倦,静享孤独的时候,总能想到那遥远的小山村,总能想到我慈祥的外婆。清明将近,一丝乡愁,一缕思念,我的心,依然在瓦窑寨停泊。
儿时的回忆就像暖流涌上心头——外婆家那两间破旧的土坯房,那条清澈见底的南温河,那片高低起伏的山坡坡,那盏老屋里的煤油灯,还有瓦窑寨淳朴善良的乡亲们和我慈爱的外婆。我仿佛听见外婆一声声熟悉的呼唤从村寨里传来:“二丫,成器了!考上师范一定要好好读书!我们瓦窑寨以后有老师了!”我仿佛看到外婆爬满皱纹的额头,黑色的包头包裹着她苍白的头发。外婆伸出布满老茧和粗糙裂痕的手抚摸着我,深情地说:“二丫,放假就回来嘎,外婆给你包粑粑,给你炸包谷。”忍着不舍的泪花,压着离别的惆怅,我义无反顾的离开这个边远落后的小山村。
怀着美好的愿景和对未来的憧憬.我走进了师范学校。青春的朝气和梦想激励着我立志成才,外婆的嘱托鼓舞着我刻苦学习。每一次考试我都会力争第一,每一次社团活动我都会积极参与;每一次演讲比赛我都会一个人锁在教室里千百次练习;每一次登台演唱、主持节目我都会像疯子一样自言自语……。功夫不负苦心人!我当选为师范学校96届学生会主席,连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师范生,鲜艳的党旗下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各种荣誉证书装满我的行囊。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一毕业就被留在电视台工作了!
一路风尘,归心似箭!我急切的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最亲的人!当我满心欢喜,可以带外婆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时候,她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回到镇沅家中,母亲含泪说:“外婆走了。她病重时一再交代不能告诉你,担心影响你读书。”……
在瓦窑寨外婆的坟堆前,我嚎啕大哭,太多的心里话,没有来得及向外婆诉说……
母亲出生才一个月,因为家境贫寒,被亲生父母送到了瓦窑寨,自此,外婆便成了一位未婚的母亲。她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在瓦窑寨有孩子的人家到处找奶吃,磨米糊喂她长大。没有鞋子穿,外婆省吃俭用给妈妈做小花布鞋,没有饭吃,母亲拿着小盆,瓦窑寨的乡亲一家给她一捧米。有时候穷得买不起盐巴,外婆也没有遗弃这个捡来的孩子。最可贵的是,母亲是瓦窑寨第一个上学读书的女孩!外婆不知道吃了多少苦,省吃俭用,每天从边远的瓦窑寨下坡、过河把母亲送到7公里以外的杏城小学读书。母亲自小聪明伶俐,勤劳善良,不管生活有多苦,家有多穷,她跟着外婆挑柴、放牛、做农活、苦工分,在瓦窑寨吃百家饭长大,天天幸福的管外婆叫妈。直到10岁,她才知道瓦窑寨的外婆不是亲生母亲却含辛茹苦地把她养大!无论生活多么艰辛,瓦窑寨的相亲们帮助她们一起度过那些艰难的岁月!
因为外婆供母亲上学读书,母亲高小毕业便参加了招工考试,被招收到县城百货公司做了一名售货员,生活有所改善。后来母亲结婚成家,我们姊妹三个诞生了。我们,又成了外婆和乡亲们最亲的人。一到假期,我们就会到瓦窑寨,跟外婆上山捡菌子、挑柴,到包谷地帮外婆拿猪草,到稻田里载秧、抓黄鳝,到南温河跟寨子里的小伙伴拿鱼摸虾。逢年过节,瓦窑寨家家户户杀年猪我们都是座上宾,最好吃的烧猪腰和三角粑粑总是留给我们。瓦窑寨哪家的饭我们都吃过,哪家“办事”我们都会接到邀请。在瓦窑寨,我们想吃就吃,想说就说,想笑就笑,那种亲切和热乎一直温暖着我的心窝。直到今天,这种温度丝毫没有因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而减退,而且还愈来愈热,因为那里的天然、淳朴、实诚、大爱,犹如苹果不套袋,包谷不覆膜,有说不完的好感,品不完的滋味,瓦窑寨就像氧气和水一样,默默地,滋养着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自由的呼吸,生长。这种情感,犹如一窖老酒,愁时浇愁,怕时壮胆,乐时镇静。
冬天,我们回到外婆的老屋里,总能闻到被子上有一股温暖的味道,外婆笑眯眯的说,那是太阳的味道,只要我们一回来,她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被子提前洗好,抱到院场敲敲打打,反反复复的晒。睡梦中,外婆总要颤巍巍地来到床前,用弯曲的手,把盖在我们身上被子的每一个缝隙塞好,生怕我们受冻。
我们在县城上学了,没有时间探望外婆,放学时总会惊喜的发现,外婆挑来一担家里自产的土梨,蹲在学校门口,弯着背,守望着我们。是她!外婆想我们了!每当看见她,我们总是呼喊着外婆奔向她!我们不会因为有一个又老又穷的农村外婆而害怕别人笑话,我们扑进外婆的怀抱里,幸福又甜蜜。我们开心的帮外婆收拾着摊子,一起回家。夕阳西下,外婆总是要回瓦窑寨的,她说住在城里不习惯。每当看到外婆一个人挑着担子走向瓦窑寨的背影,我的眼泪就在眼窝子里打转,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好好读书,以后让外婆到城里过好日子……。
心存善良,懂得感恩,成为我们心灵的底色;走出大山,奋发有为,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是瓦窑塞的亲人养育了我们,护佑着我们长大,现在,姐姐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成为一名巡察干部,弟弟在交通部门工作。每一天,我们都认认真真的生活,勤勤恳恳的工作,老老实实做人。
外婆临终时说:“是瓦窑寨养育了我们,瓦窑寨就是家,要常回来。”遗憾的是同,离开瓦窑寨二十年了,因为工作和家庭,我只回去过几次。一次是出差,镇沅县义务教育普九检查验收,一次是清明给外婆上坟,最近一次是春节专程回瓦窑寨看望那里的亲人们,给孩子们送点礼物,给老人们拜个年。如今,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帮助过我们的老人有的已经过世、有的年老多病。老支书已经双目失明,姐姐在市医院工作,多方寻医问药,却因为年纪大错过了手术时机,没能帮他复明。还有,老王奶的孙子要到思茅读书,我至今也没能帮忙办好,心里非常的愧疚!但是,我想说:瓦窑寨的亲人们,我虽然没能常来看你们,也没给你们什么回报,但我心里永远装着你们的好,我前行的路上一直有你们给我的力量,瓦窑寨之于我,就像莫言心中的那片高粱地,永远是我心灵停泊的港湾!
又是清明,朝着遥远的苦聪山寨,我只能在心底轻轻的呼唤:外婆,你好吗?瓦窑寨的亲人们,今年我一定回家和你们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