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夏

来源:景谷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0/05/22 17:27:18     作者:何景妍

早上起床,刷到一条朋友圈说:“凌晨5点把你叫醒的,不是梦想而是太热。”我生活的小城景谷,已经进入了盛夏。

五月的景谷,天空朗朗、烈日灼灼,风中夹杂着滚烫的气息,全身的汗腺像是失了修的闸阀,汗水一刻不停地流下来,不一会儿,身上的衣物被汗滴浇透,紧紧地贴着皮肤,一阵燥热难耐。街道上,骑行的小贩不断用搭在肩上的毛巾揩着汗珠,绿化道上,步行的路人在树荫处停下,不愿再迈出脚步,城中村的老狗耷拉着耳朵,伸出舌头大口吐着热气,任凭院子里的顽童嬉笑逗弄也不吭一声。

景谷的夏天,是朋友圈集体贴出的超高温度数据截图,是孩童们在游泳池玩乐的泳装秀,是男人们光着膀子打伞出街的奇妙景观,是女人曼妙柔美的轻纱裙边,也是街边小吃摊上美味四溢的舌尖盛宴。

酷暑夏日,身体的感知由外及里,全面唤醒了对食物的欲望。周末出城不过十里,路边的庄稼地里睡满了个大饱满纹路清晰的西瓜,与老百姓打个招呼,自己亲自到瓜田里采摘,随便抱一个眼熟的,用手指敲敲,一声清脆的回音,瓜的品质猜出个七七八八,借用瓜农的水果刀对准了一割,“刺啦”声响,整个瓜顺着纹路一分为二,瓜瓤中黑籽红肉、汁水丰盈,一口下去,嘴里的甘甜一直蔓延到脑中,带来极致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在景谷,水果的命运不都是瓜熟蒂落、功德圆满。傣乡的民族,不仅对甜的水果上瘾,对酸的果子更是情有独钟。芒果树上,早已挂满了青绿的果芽,每天清晨它们准会出现在老百姓摆在农贸市场的地摊上,与紫的红的绿的李子、多依芽一道,挑逗着人们的视觉和味觉,蹲下挑选的时候,仿佛可以听见唾液忍不住咽下的声音。把芒果芽洗净削皮,备上小米椒、大蒜在石碓里舂碎,加上食盐、白糖、酱油、蚝油等佐料,或者直接泼上一勺辣椒油,不论哪一种手法,当酸的果肉遇上辣的、甜的、咸的各种佐料,微妙的化学反应刺激着舌尖的味蕾,让人直呼过瘾。

天气太热导致很多人放弃了晚餐,可是大多时候他们甚至比平常吃的还要饱,街头小巷、街角旮旯里总是藏着几家手艺了得的凉粉摊,傣家老咩陶自己加工的水米线和米干,还有粉白的米凉粉、明黄的黄豆粉、通透的芋头粉,多种选择让人挑花眼,盖头则更加奇特,除了比较常见的猪肉、牛肉外,还有一种叫撒撇的盖头,用牛羊的小肠煮出苦水做汤,牛三样煮透烤干切成碎丁,与韭菜、芫荽、小米椒等充分搅拌做盖头,吃到嘴里,苦水回甘、盖头香脆、层次丰富,有种不言而喻的美食享受,这里的傣族群众对食物颇有钻研,甚至有药理之说,苦水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配以酷暑,实在智慧。

酸酸辣辣的小吃过后,总要以一口清凉续上结尾。小城景谷的解渴利器是一种叫作凉虾的小吃,此虾非彼虾,是一种用大米制浆煮熟,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而成的小米团子,因头大尾细形似虾而得名。用玫瑰红糖煮水放入凉虾和冰块,撒上炒得焦香的芝麻粒,喝起来滑糯清爽、唇齿留香,夏日的燥热在美食的安慰下,得到谅解和释放。

仲夏的夜晚,孩童指着头顶的星星逐个数数,公园池塘边的知了一遍又一遍唱着扰人的歌曲,微风轻拂着池上的柳枝,整个城市得到瞬息的清凉,小摊早已收拾完毕,空气中仿佛还能够嗅到美食的气息,没有一个夏日不会过去,但夏日里关于美食的体验会在脑中不断集结,成为抗击热浪的出口,辗转为乡愁的归处。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