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约70岁,身形瘦削,步履却矫健,只是年老,稍显迟缓。
止与门,停顿数秒,朝里张望,终于轻轻叩响门板。
“大爹,有事么,坐吧”
我抬头,瞬间的目光相接,他快速低头,缓缓踱步进门,坐在门边的座椅,标准的军姿,只是佝偻了身躯。
沏了茶水,他双手接过,努努嘴唇,听到他小声地谢谢。
我起立让他坐下,等他开口讲述自己的故事。
不似多数到政府反映问题的群众般叽里呱啦的急切,他慢慢酌两口茶,颤颤巍的双手轻轻抚摸纸杯,眼神呆滞又坚定的盯着地面。
良久, 他似乎下了狠心,重重咳了两声,说道:
“小妹,嗯,....,我只是想来了解....关于.....军人的优惠政策...”
“听说.......当过兵的......有钱发....”
“我只是....想来....问问.....”
......
说完,他长舒一口气,像完成一件大事,但似乎也并不急于得到答复,又恢复先前的模样,呆滞又坚定。
看着他,不知为何,强烈感受他身上有种令人想继续探究的吸引力,
我像孙女央求爷爷讲故事般看着他,期望他再开口,老兵猛然抬起头,眼神光亮闪烁,顿时来了精神。
“那年,我才19岁.....家里的长子.....”
"........"
老兵絮絮叨叨,思维却异常清晰,讲述了他参军入伍、自卫还击、负伤退伍、回乡种田的种种过往。
光荣入伍,英勇杀敌,字字铿锵。
负伤退伍,回乡种田,丝毫不悔。
只是,说到儿女4人,远嫁外乡、离家打工3人,独剩小女,脑瘫在床数载,老伴去世已久,家中与老母三人相依生活时,语气缓慢,眼神黯淡,数度停顿。
我以为,接下来,是不是和他们一样,该有所考虑,有所诉求。
但接下来的数十分钟,我们一起回忆嘉禾老故事,江城解放映像。
侃侃而谈,时光流转到烽火年代,英姿飒爽之时。
......
门前人影闪过。
老兵畅言戛然而止。
“阿妹,嗯.......儿子....一直说我傻...贡献过的青春应该有所补偿.....只是.......那都是一个军人应该....应该做的........应该做的.........儿子.....唉....”
闪过的人影终于进门。
“走啦,么,叫你说这些的?什么也说不清!说那些没用的会得吃噶?走啦走啦.....”
人影闪进,迅速粗暴拉起老兵,气急败坏丢下几句话,带走了他。
没有看我一眼。
没有一句解释。
我的阻止,快不过人影。
老兵蹒跚出门,下楼梯,径直外走。
身形依然瘦削。
步伐依然矫健。
只是,走得轻快许多。
渐走渐远。
心底某样情绪顿时翻涌,不能自己。
久久站立。
久久。
越走越远。
老兵,
敬礼!
(已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