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我人比较迟钝的关系,我对很多事物没有清晰的概念,感知也不太强烈,比如光阴的流逝,比如年龄的增长,比如父母不知不觉间的老去。关于不曾及时感知父母老去的缘由,我猜想也许是因为大学毕业后我便一直待在父母身边的关系,因为不曾相隔千里,因为可以随时在一起,所以忽略了一些不可避免、无可逃脱的变化。
父母身体还算健朗,又自己做着一些事情,我总觉得,他们还没有老,他们还是我的依靠。直到有一天母亲跟我讲了一件令她万分不安的事情,我才发觉,她和父亲变老了,对我的依赖越来越重了。
母亲跟我讲,有一天父亲去离家十几公里外的村庄做客,本来下午就出发了,按理来说随礼、吃饭后他便会回家,可那天一直到晚上十点钟父亲都还没有回家,父亲不是喜欢晚归的人,所以母亲有点担心会不会是喝酒了,她便打电话给父亲,电话没有接通。再过半小时,父亲还没有回家,她开始焦心起来,唯恐父亲出什么情况,连续打了好几次电话都没有接通。
父亲到家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原来他做客时遇到了我的几个堂叔,几个人难得一见就叙叙旧,没想到一坐下就忘记了时间。母亲担心得都没了力气,责怪父亲打了那么多电话都没有接,父亲说电话没有响过,拿出手机一看,原来是不小心调成静音。
母亲跟我说这些的时候,语气依然有些激动。我问她既然担心成那样,为何不打电话给我。她说我离家远,也还不确定父亲是什么情况,打电话给我的话我肯定连夜赶回老家,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开车不安全。
听完后,我竟半天说不出话来,内心隐隐有酸楚的感觉在泛滥。父母终是渐渐老去了。老去了,人就会开始患得患失,开始小心翼翼,开始不知所措。还是在几年前,凡事我会件件与他们商量。不过是几年的光景,父亲和母亲的头上已有大半的白发夹杂其间,面容已经渐显苍老,凡事成了他们要与我商量,遇事要我去处理去解决。
当父母老去了,我才发觉真正的尽孝道不只是吃到美味可口的东西随时想着他们,季节变换了要给他们添置衣服鞋袜,生病了要及时带他们去治病,适当带他们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真正的尽孝,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真正地成为他们的依靠,呵护着他们日益变得敏感、脆弱的心,让他们放下“会给娃娃添麻烦”的顾虑,让他们尽情享受子女的关心和爱。
发觉父母老去原本是一件令人惆怅的事情,人生短暂,老去意味着相伴的日子会一天天减少。可是转念一想,又深觉庆幸。庆幸现在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庆幸早一点发觉父母慢慢老去的事实。如此,才更能切身体会到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幸福,更能体会到父母在自己身边的日子比往日更加珍贵。
撇下内心小小的慌张和恐惧不谈,明白了这些道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个时刻,爱父母,尽孝道,让人生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