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云南省纪委监委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等部门编写的《党的六项纪律知与行》丛书公开发行,我第一时间迫不及待地对六册“口袋书”进行了拜读学习,丛书从形式到内容,都很有特色。
以党的纪律、党内法规为依据、为准绳。丛书秉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思想理念,处处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为依据,体现了依纪执纪、依纪治党的精神。结构上,丛书聚焦六项纪律,首先提出什么是纪律,紧接着提出为什么要守纪律,通过回答这两大问题,解决“知”的根本、核心问题。在负面清单中,分类逐项列出当前党员干部容易出现的错误思想、不当行为;在违纪行为剖析中,以“案例+解析+点评+延伸阅读”的形式简明扼要地找出“病灶”,对症下药。最后,严守纪律的“硬核”要求给党员干部掌灯引航,以辅正行。“是什么、为什么、什么不可为、 应该怎么做”的编辑思路,准确把握住了“知”与“行”的关系,明晰、智慧、有效解决了党员干部知纪守纪、知行合一的问题。
让党的纪律、党内法规日常化、生活化。丛书为“口袋书”,小巧精致、方便携带,读者可以随身携带,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法纪是刚性的,一些党员干部坚持学习一段时间后,难免会觉得枯燥,产生学习上的倦怠。而这套漫画式、视频型的学习丛书,把刚性的法纪柔化,更有趣味性,更趋艺术化,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和喜爱。把刻板的“知”形象化、生活化,能有效促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更有效地指导“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
把政治教育、纪律宣传艺术化、大众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我党宣传工作的一贯传统。王敦庆在《救亡漫画》1937年创刊号的发刊词中说“漫画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最大众化的一种艺术。在太平盛世中,它能把握人间的弱点,以幽默的,讽刺的或夸大的手腕批判人生,改造社会,监督政治;在战争的时期中,他也能以同样的手腕触动人情的机微,鼓励战士们视死如归,增加人民的爱国热情,给敌人以重大的打击。”不少学者对我党历来的“文艺化”宣传深入研究并给予高度肯定,丛书将这一传统运用得非常得体。比如每一册书在列负面清单时,以漫画的方式给违纪行为“画像”,画纪说法、入木三分、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容易在人民群众中流传,对宣传普及法纪很有好处。假如把普通群众都发展为监察员,形成广泛而有效的监督,给党员干部随时念念“紧箍咒”,必然能让权力行使减少“自由度”,为阻遏腐败增加“提前量”。
用现代科技让党的纪律更时尚、更丰富。丛书作为新时代的产物,除了“知识延伸”“延伸阅读”“链接”等书面超链接给读者做深入延展之外,还使用了大量的二维码,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要求与“口袋书”进行互动。读者可以通过扫码打开网络链接,深度了解文本、案例等资讯。同时,丛书做到了政治本色与本土特色的融合,读者通过扫码,可以学习白族大本曲《纪律条例印心上》及《彝族古训》等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教育资源。轻轻一扫,就能学习、收藏、分享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这是现代科技与党的纪律的一次亲密接触,实现了纸质书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这种互补性、延展性的资源共享、阅读体验,非常符合现代生活的节奏,也是“厉行节约”“共建共享”的廉政文化新范式。
通读丛书,感觉每一条纪律都是那么亲切,每读一遍都是一次重温,激励着我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不忘初心使命、锤炼党性;阅读每一个案例,都犹如一记警钟,唤醒我“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提高政治觉悟、提升党性修养。身边案例告诉我法纪面前,谁也不是不坏金身,只有时刻把纪律刻在心中,知行合一,才能做一名合格党员。党纪真言,警醒我引以为戒,随时开展党性体检,强健政治体魄,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丛书轻薄但厚重,小巧却博大,既生动活泼,又准确权威,是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纪律的好教材,是知行合一的典范,是笃行致远的指南,值得经常读、反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