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而老鼠进家,也是人人痛恨。我们住在卡点,首先让我们不得安宁的就是每天晚上老鼠不停地到我们住的地方骚扰。
第一天晚上,米袋被啃破,并留下几粒新鲜的老鼠屎。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几粒老鼠屎足够搅坏一大帮人的心情。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尽量对相关物品,特别是食物进行鼠患防范。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盖好放在塑料桶里的大米,老鼠能把塑料桶盖啃破,在大米里留下一些啃碎的塑料给你。挂在高处的食品,照样爬上去钻进去吃个饱。悬空绑在铁线上的蔬菜,照样咬断绳子弄个一地垃圾。洋芋、京白菜、胡萝卜、南瓜,每个都要尝尝味道,就连辣椒面、盐巴都要咬开尝尝味道怎么样?
我们每天尽量收捡好容易被老鼠破坏的东西,但鼠患不除,人难入眠。还好,哪里有老鼠,哪里就会出现捉鼠英雄。
随队驾驶员杨航成,以前开大车时经常在山里跑,对野外生活有好多经验。在卡点建设上,他发挥了很大优势。
在第三天晚上,有所准备的杨师傅用电筒照着老鼠,在老鼠第一次见到强光发愣时,一棍子打死一只老鼠。这下鼓舞了士气,几位同志都先后仿照杨师傅的方法去打过老鼠,有的还打着老鼠尾巴,有的只看到老鼠从它们的逃跑路线顺利溜走。
靠棒打老鼠已经没有效果,感觉老鼠还更猖狂。送菜时,镇里为我们送来一个捉鼠笼子,每天睡觉前由杨师傅负责放诱饵,用过米饭,烧肉,最后发现用火腿肠最管用,每天一只,又先后捉住5只老鼠。
消灭老鼠,最后成为我们有趣的游戏。每次捉到老鼠,用“水刑、火刑”对老鼠执行“死刑”,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后来,虽然还是用火腿肠作为诱饵,每天张笼以待,但老鼠没有再来啦。忘记收好的食物第二天完好无损,鼠患没有啦,只是大家又少了先前的许多乐趣。(苏贤益 || 责任编辑 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