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文化

来源:信息技术保障室     发布时间:2023/08/17 16:17:00

近日,在组织的安排下,我们云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到宁洱县开展研学活动,参观了思普革命纪念馆、磨黑古镇和漫崖咖啡庄园等。学习红色革命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普洱实习之旅增添了宝贵而美好的经历。

重温红色经典,光辉我行

“红色思普,星耀边疆”,宁洱县磨黑镇是云南较早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大批为解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而牺牲的英烈。在曾庆铨、蒋仲明烈士纪念碑前,我们详细了解了两位烈士的事迹,深刻感受了思普地区先烈们解放当地民众的英勇事迹。

在思普革命纪念馆中,我们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全面了解了从中国共产党进入思普区开展革命活动,到思普区全境解放的光辉历程,仔细观看了每一件展品和每一张图片,深切感受到了思普地区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

深入学习了解思普地区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追寻革命印记,十分有纪念意义。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丰碑精神,志存高远、上下求索、奋力拼搏。

寒来暑往,小镇故事多

回顾磨黑古镇历史,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磨黑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自汉代起,开始进行规模化采盐并设立盐政,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曾经辉煌一时。中国茶马古道研究中心经过研究,授予宁洱县磨黑镇为“中国茶马古镇第一镇”。

磨黑也是中国最早一批著名电影演员——杨丽坤的故乡,被称为“丽人故里”。

“影坛永驻阿诗玛,人间常留杨丽坤。”电影《阿诗玛》《五朵金花》让杨丽坤名声大噪。杨丽坤是美丽、善良、纯朴的化身,是彝族人民、云南人民的骄傲。

杨丽坤故居是为了纪念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杨丽坤所修建,于2010年落成,是一座典型的彝族“三房一照壁”建筑模式。房子的一层还原了杨丽坤生前的家庭布局及陈设,二层陈列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展现了杨丽坤的艺术成就和她令人动容的人生故事。

咖啡悠悠,历久更弥新

穿过蜿蜒崎岖的山路,伴随着雨声,云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漫崖咖啡庄园,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烘焙咖啡的浓郁香气。

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实践队的同学们认真听取了咖啡的起源、传播,认识了世界各地种植咖啡的种类及特点,云南小粒咖啡种植的引进和推广。

一杯香浓的咖啡,蕴藏着一段恒久的时光。醇厚质感如同细腻的涟漪荡漾,回味之间,轻轻地融化成唇齿的芬芳。那滋味似乎与这片咖啡园的故事相互交织,浓郁而又深邃,留下独特的痕迹。这并不只是一杯咖啡,更是一段美好的故事。咖农在黎明前的辛勤劳作,从种子的萌芽到果实的成熟,再到味蕾极致的体验,这杯咖啡诉说了无数的坚持与付出,也分享了自然的慷慨和时间的宽容。

普洱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与气候优势,是世界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普洱市产业化发展始于1988年,20多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咖啡当作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骨干产业来抓,采用“公司+基地+农业+标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并与优秀企业合作,推陈出新,新产品、新口味、新做法成为发展的引擎,助推咖啡产业蓬勃发展,为普洱市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红色经典历久弥新,咖啡香醇沁人心脾。在思普土地上,云大学子们跟随讲解踏入了历史的记忆,切身感受了先烈们的英勇斗志,领略了磨黑古镇的古道风韵,感受到了杨丽坤故居的艺术灵魂,品味了咖啡在漫崖庄园的发展。这次研学之旅的深刻体悟将会激励着每一位参学的云大学子,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赵钧涵 || 责任编辑 茹婷婷)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