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里任职千万不要拿别人的东西,哪怕是老百姓的一个鸡蛋……”当我推开门准备出发时,年过花甲的母亲不放心似的一遍遍叮嘱我。
望着母亲消瘦的身躯,我不禁想起二十年前。那时目送我外出上大学的母亲头发黑亮且浓郁,脸上还没有布满皱纹,如今习惯戴帽子的她,已是满头白发。犹记得母亲送我到家门口,内心无比雀跃的我不愿意她多送一步,母亲拗不过我,只得轻声说:“孩子,钱缝在外衣里要好好保管,去到学校里要和同学好好相处,别闹矛盾了。”
母亲还未说完我便已走到了一楼,她边挥手和我告别边说:“记得多打电话回来,箱子里面有一封信,等你去到学校再打开看。”
即将离开家乡外出上大学的我,心情早已飞到千里之外,头也不回地跟母亲说:“知道了。”
火车和铁轨的摩擦声轰隆隆、哐当哐当地响,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后我到达目的地,在电话亭拨通家里的电话,我的耳朵却好似还在坐火车,依旧回荡着轰隆隆的声响。我告知母亲我已到了湖北襄樊,那边沉默了几秒,不知是耳鸣还是幻听,母亲的声音略带着哭腔:“到了就好,去到学校别和同学闹矛盾,记得看信。”
走过泥泞的小路,到宿舍已是晚上十点,行李箱滴着泥水,那水就像母亲在等我归家默默流的眼泪。从记事以来,母亲只因我调皮流过一次眼泪,她一直都是那么的坚强。擦去泥水,打开行李箱,直到把衣服裤子都收拾好,才看见放在最底层的信。
“儿,爸妈都很爱你!即将开始新的大学生活,要和同学和睦相处,多忍让……”之后的大学时光中,每当情绪不好时,我便会拿起这封母亲写给我唯一的家书读一读。两页纸很轻,轻得风一吹就能吹走,家的“讯号”却很强,母亲那句“记得看信”能够跨过千里,拂去我的诸多怒气。
十三年前,加入了公务员队伍的我,又要踏上他乡之路,我问母亲:“当年我在襄樊打电话,您是哭了吗?”
“那天我感冒了,脖子有点哑,去到乡上工作,要守本分,好好工作。”母亲淡淡地回答我。
母亲这几年渐渐地老去,但是她的那句“不要拿别人的东西,哪怕是老百姓的一个鸡蛋”的家训我却一直铭记于心,它在漫长的岁月中已浸染在我的血肉里,指引着我走向宽阔的道路。(刘思俊 || 责任编辑 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