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铁森林的喧嚣中轻轻抽身,我如一只归家的小雁栖落到这片广袤无垠的乡土,碧空如洗、惠风和畅,绿水青山映于眼眸,身边的一切都变得鲜活起来。在普洱市纪委监委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走得缓慢,在灵动明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流连,被独特绚烂的民族文化风情吸引,但每一步都走得充实。我在实习实践中磨砺真知本领、锤炼意志品格,撰写的每份核查报告、学到的每条法律法规、掌握的每个工作技能都在告诉我不虚此行。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深刻体悟到纪律的力量,它如纽带编织出一张密不透风的正义之网,如一把无形的尺子衡量着每个公职人员的言行举止,又如一道铜墙铁壁将腐败与不公拒之门外,让廉政清风得以长存。透过一卷卷经过严格处理的案宗和一段段经过审慎核查的文字,我看到的是无数纪检人的汗水与智慧、责任与担当。
“知行合一,躬行致用”。实习,不仅是一个将所学所知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从课堂走向职场、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我习惯于根据课程安排被动地接收信息,不仅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限制在一定的专业范围,而且学得多用得少,要不就是在考完试或写完论文后把这些知识点忘得精光,要不就是在遇到问题时发现自己如赵括一般纸上谈兵。因此,在接到科室派给我的第一个实习工作任务——学着撰写某案件谈话核实情况报告的部分内容时,我确实有些发怵。我只写过学业论文,没有写公文报告的经验怎么办?我是非法学专业的,案件中涉及的法律条文我能搞明白吗?还带着学生思维的我忍不住产生种种顾虑。
科室主任似乎看出了我的顾虑,便说:“不用慌,这其实和写论文是一个道理,信访反映的问题就是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经核查’部分就是分析问题的过程……”
主任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其实方法和逻辑是相通的,我需要突破的是将理论知识经过加工后仍输出为理论知识的写作学业论文的思维模式。在实习岗位上,我面对的是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具体问题,要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方法,不能简单地游离于认识,而应该从实践中寻找答案。于是,我开始仔细阅读成摞的案件卷宗,从数以千计的文段中提炼出有用的佐证信息,判别不同材料之间的互证关系,在旁听涉案人谈话的同时捕捉话语间的蛛丝马迹,审慎核查每一个细节、推敲斟酌每一段表述。尽管这个过程挺耗费精力,但我却在实践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接触事实案件让我学到了不少法律条文,处理具体事务让我学到了实用工作技能,思想认知也有了进一步提升。
不迈第一步,何来之后的万步征途?这次实习实践让我明白人生充满了无数的第一次,即使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尚且不足,也要敢于尝试、敢于开始,在行动中不断进步。
“与民同心,共筑正义”。作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纪委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究其根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市纪委监委的实习经历让我对此有了更真实深切的感悟。实习期间我接触到了不少案件,尽管涉及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但每一个案件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举报信中一行行手写的文字无声地诉说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监督检查的一次次行动充分地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正是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做好纪检工作,努力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更多的公平正义和幸福安康。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激励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作为新时代的担当者和奋斗者,我们更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厚植家国情怀、胸怀天下苍生,在与民同心的步伐中不断锤炼自身本领,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戴薇 || 责任编辑 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