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苑】独在异乡忆父亲

来源:澜沧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11/04 16:57:00

深秋的夜晚,微风轻拂面,略带一点秋凉。我静听着窗外细雨的沙沙声,虫蚁们的“欢歌”声或近或远,忽高忽低。或许是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一股浓烈的思绪涌上心头,让我无比的思念父亲。

童年常常是伴着欢声笑语的,家里四个孩子中我是唯一的女孩,所以独得父亲的偏爱。记得有一次,父亲带着我们到山里去住“窝棚”,那里只有简易的竹芭床,棚顶铺的是油毛毡,墙体是用稻草切碎后和着泥巴一起搅拌糊在竹芭上的。“窝棚”没有天花板,一抬头往侧墙窗口看便可以看见满天的星辰,我们几个孩子躺在竹芭床上嬉笑打闹着,笑声响彻寂静的山里。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等你们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去外面的大城市学习更多的知识,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将来回馈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应父亲所言,我考取了澜沧县民族小学,最终走出了家乡到县城里读书。那时寨子里没通公路,要走7公里左右的山路才能到思澜公路打车进城。每逢放假回家,我一个人穿梭在密林中,有时会遇见毒蛇毒虫等,但我从来没有退缩过,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个顽强的信念,那就是要克服眼前的困难,好好学习,走出大山。

就是这样的信念,让我坚持走了8年的山间小路。后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得知后兴奋地说:“姑娘,入党好啊!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你的一生就不会迷路,你是我们家的骄傲,爸爸永远支持你”。

时光如梭,转眼间父亲已渐渐老去。2019年1月,命运无情地带走了父亲。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塌了,我感到了无比的自责、遗憾与后悔。“子欲养而亲不待”,那些未曾尽到的孝心、那些未曾说出口的爱,那些未曾实现的承诺都化作了心中永远无法治愈的痛。

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五年,但他的爱却永远留在我心中,那份爱像一盏指路灯,在我迷茫时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在我疲惫气馁时给我带来无穷的力量。如今,家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曾经的茅草屋与挂墙房已变成一幢幢楼房;曾经弯曲的小路,已是四通八达的水泥公路,加之糯扎渡水电站的建设,带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家乡面貌已焕然一新。

2021年,我很荣幸地加入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大队伍,成了一名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我在拉祜山乡履行着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责使命,无论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从不退缩。我会永远记住父亲的教导,要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职守,争做一名“孤独而坚毅”的纪检监察干部。(余金凤 || 责任编辑 茹婷婷)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