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澜沧工作多年的我,很早就知道景迈山上有万亩古树茶林、有酸酸甜甜的多依果、有满山的樱桃花、有古茶树上生长的“螃蟹脚”、有很多中草药材,特别是那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让我很是期待走进景迈山。于是,我决定在这个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与景迈山赴一场春日茶事。
带着期待与喜悦的心情,沿着去景迈山的方向出发。车窗外,一片片别样的风景飞速掠过,那是近年来乡村振兴改变的农村新风貌,我一路享受着景迈山的美丽风景,在车子摇摇晃晃间进入了景迈山。
走进景迈大寨,这是个以傣族为主的大寨子,四周被古树茶林包围着。漫步在村落之间,发现民风很简朴,随便进入一户茶农家,都会有热气腾腾的景迈古茶招待客人,能安然坐在这儿喝口热乎乎的古茶,闭上双眼,放慢呼吸,慢慢感受古茶汤汁满口的香气,这时你会感受到全身轻松“零”压力,美丽的风景加上茶香气不免让人心旷神怡,使我内心久久平静。
喝过古树茶后,正式进入景迈山古茶林,初春的景迈山古茶林,微风习习,山花浪漫,茶叶正在萌芽,茶林黄绿相间,像一幅绝美的山水画,浓淡相宜,令人陶醉。古树茶还在“冬眠”,要到四月份才发芽,但古茶树挂满了的“螃蟹脚”却显得格外青绿。“螃蟹脚”是一种寄生药材,寄生在茶树上吸收茶树的营养为生,是景迈古树茶上特有的稀少的中药材,初春便是采摘“螃蟹脚”的好季节。
景迈山地域宽广,有多个寨子,主要是傣族、布朗族、哈尼族,周边多民族杂居,走进了景迈山,不禁让我想起了布朗族头人苏里亚的故事。如今,这儿的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共谋发展,景迈山的面貌早已在日新月异中发生变化,加之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已成功申遗,走出了云南,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更是让这里美不胜收,各民族茶农们的生活也欣欣向荣、红红火火,经济社会在稳定发展,政治生态也越来越良好。
景迈山犹如一颗镶嵌在西南边陲的“绿宝石”,她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清甜的茶水哺育着各民族,孕育着一代代优秀的边疆少数民族儿女;她更像一位伟大的设计师,把景迈山家园设计得美轮美奂、别具一格,她让我们各民族的心团结得更紧密,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景迈山,是中国的骄傲,亦是全人类共有的瑰宝,她的美值得我们高声赞颂,更让我深深沉醉、满心迷恋。(余金凤 || 责任编辑 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