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长,你们种出来的冬早蔬菜主要销往哪里?价格怎么样?”
当前,孟连县正值冬早蔬菜集中上市的时候。这天,我跟随督查组来到芒海村芒沙小组查看冷库项目使用情况。蔬菜交易市场里,村民正忙着将蔬菜分拣、装筐。见到村民小组岩组长,督查组组长上前问道。
“主要销往昆明、普洱、邦康等地,菜辣、小瓜卖3元一斤。”岩组长指着身后一筐筐蔬菜,笑容满面地答道。
在芒沙小组,串户路边一路上都是民族节庆文化为主题,以传统工艺描绘而成的精美壁画,党建宣传栏上全面展示了党建助推乡村发展的班户联建、村规民约、“宾弄赛嗨”民族团结机制等经验做法。
“我们小组共划分为七个班,组建了6支服务队,大家都能按照各自的职责来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服务。”当督查组问起“班户联建”管理模式时,小组干部信心满满地介绍,按照就近、自愿、便于服务的原则,将小组里10-15户人家分为一个班,每个班选出一名党员作为班长,对于少数民族村落来说,小范围的划分,规范化的管理,更有利于每家每户的沟通联系。
按照督查行程,我们来到抵边小组——双相村芒广小组。一排排漂亮的安居房,寨子里串户路通到家门口,垃圾池、公厕、路灯也全部配套齐全。党员户家门前挂党旗,群众户家门前挂国旗,鲜艳的党旗、国旗把村寨、家家户户妆点得格外好看,成为边境线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大叔,你觉得脱贫攻坚以来小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督查组干部与正在晒玉米的拉祜族大叔聊起小组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政府扶持我们整个芒广小组都盖起了新住房,还给我们规划了养殖小区。”拉祜族大叔指着小组的养殖区:“你看,我家的猪圈就在那边,今年我养了5头猪呢!”
除了养殖业有保障,芒广小组的群众还有着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走到小组会议室了解资金公示情况时,映入眼帘的是会议室一角有序摆放的音响、橡脚鼓等设备。
芒广小组是双相村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按照有文化活动广场、简易戏台、宣传栏等“七个一”的标准进行了精心打造。寨子里,老老少少能歌善舞,节日期间还会自发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农忙之余,小组群众的生活也算是多姿多彩。
沿途返回已是傍晚,经过的十多个佤族、拉祜族、傣族村寨,每个村寨大喇叭定时播放起“汉语+民族语”录制的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政策的宣传语音。有的小组充分利用好活动广场,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村民活动有序,大家尽情享受着乡村建设带来的满满幸福。
“提到边疆民族群众,大家都觉得我们的生活艰辛条件艰难,但看看现在,边疆民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旺啦!”看着错落有致的新房子,想到今天走访的群众脸上的笑脸,督查组组长满足地跟我说。(刘松琳 || 责任编辑 马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