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白菜市场售价5.5元/公斤、本店售价4元/公斤,茄子市场售价7.5元/公斤、本店售价5.9元/公斤……
近日,家住思茅区茶城大道大象环岛附近的不少居民发现联心超市门口多了一块醒目的牌子“思茅区平价蔬菜销售表”,上面公布了售卖蔬菜的市场和本店售价。
“这几天都在搞优惠,真的很划算。”买到平价蔬菜的市民鲁先生高兴地说,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去蔬菜批发市场了。
此超市推出的这一便民举措正是普洱市实施“菜篮子”惠民工程取得的成效。
去年9月,各地菜价上涨,普洱市也“涨”声一片,部分直逼肉价的“天价菜”更是压沉了百姓的心。
“菜篮子”是大民生,“买菜贵”是大问题。普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纷纷行动起来,围绕菜园子如何建,菜摊子如何管,“菜篮子”如何装,下沉一线开展监督检查。
“‘菜基地’建设推进怎么样?配套设施是否落实到位?周边群众种植积极性提高没有?”
作为中心城区,配套基础设施薄弱,周边群众种植积极性不高,一直是制约其蔬菜产业发展的“痛点”。
对此,思茅区纪委监委聚焦把“菜园子”建设好,深入蔬菜种植基地、农贸批发市场开展“体验式”监督,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区农业农村局立足“提、扩、建、引”四个着力点,对现有蔬菜种植面积进行提质增效,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产能。同时,扩大生产面积,加快中心城区“菜基地”建设,并结合中心城区空间布局,新建蔬菜批发市场,填补中心城区仅有一个蔬菜批发市场的空缺。
新鲜的时令果蔬、整洁的卖场环境、熙攘的客流人群……一大早,宁洱县裕和农贸市场就热闹不已。
“菜篮子”拎得舒不舒心,农贸市场的“窗口”最重要。宁洱县纪委监委以为群众提供更舒心的购物环境“小切口”,围绕县委、县政府启动老城区集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前移监督关口,现场了解工作进展、相关责任部门服务情况,并在集贸市场门口设置“流动接访点”,受理群众举报,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改进不足、协调解决问题。
“满意得很,环境好、配套设施齐全,我们逛得很舒心!”来市场买菜的黄大妈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现在集贸市场内异味、脏乱等现象已不复存在,群众体验得到大提升。
此外,为给群众提供便捷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西盟县纪委监委紧盯突破生产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以“蹲点式”监督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督查中发现部分种植户反映“因没精力跑市场,种出来的蔬菜卖不出去”的情况,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供销社发挥供销系统组织资源和网络优势,构建便捷、畅通、高效、稳定的供应链。
“我们积极与蔬菜基地、蔬菜合作社对接联系,探索点对点农产品配送,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该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说,目前通过直销平台,将蔬菜直接从“农民的菜园子”送到“市民的菜篮子”,让市民、农民都得到实惠。
据了解,2021年普洱市蔬菜播种面积达77万亩,建成蔬菜直销点(直销店)48个,蔬菜冷库10个,目前全市菜难销、价难降问题已得到缓解。(廖翌含 || 责任编辑 马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