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要举报,可以通过来电、来访、来信或者网络举报,无论以什么形式举报,都要按流程办理……”
日前,在宁洱县勐先镇宣德村蚌扎组,该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正在用少数民族语言为群众宣传和普及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知识。
“之前一直以为反映问题得去乡镇纪委办公室或者到县里找县纪委监委才行,听了讲解才知道,原来还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反映问题,以后省得跑远路啦。”
“用我们哈尼族的语言讲,那些内容大家一下就听懂了。”
村民们在听完讲解后纷纷表示,用民族语言讲解,群众不仅愿意听、听得懂更记得住。
信访工作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为扎实做好《信访工作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推动信访举报工作规范化发展。宁洱县纪委监委在总结信访举报工作经验的同时,深入各单位、各乡镇细致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随机访谈等方式,收集整理群众对信访举报工作的困惑和意见建议,把《信访工作条例》及信访相关法律法规与漫画元素相结合,编印《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宣传手册》3000余份,用通俗易懂、亲民有趣的方式图解信访知识,在全县进行广泛宣传。
据悉,该信访宣传手册共分为10个版块,通过一幅幅贴近日常的信访漫画,简明清晰地向群众介绍纪检监察机关办理信访举报的工作流程以及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的受理范围、受理对象、处理原则、举报渠道、不予受理事项等多方面内容。群众通过该手册的指引,对“到哪里信访”“该如何信访”“可以怎样信访”等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还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主动下沉基层一线、群众身边,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到各乡镇“摆摊设点”,用少数民族语言对信访手册进行宣传讲解,并在现场接受群众的相关咨询。通过群众“点单”、干部“接单”,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建房审批、政策补偿、民事纠纷等事项专题进行答疑解难,零距离加深群众对信访举报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提升信访举报的质效。
“信访举报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宁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持续通过一线走访、开门接访、带信下访等方式,访万家察民情、转作风解民难,同时建立暖心回访机制,对信访件办结情况面对面反馈,力争让群众对信访举报处理过程和结果满意,架好干群“连心桥”。(兰岚 || 责任编辑 廖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