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景东县委巡察办对大街镇勺么村开展政治巡察,直视问题,真抓实改,让一个问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政通人和、风清气顺、人心思进、干事创业的喜人局面。
该村辖1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35户31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1户836人,是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在大多数人眼里,昔日的勺么,从村到组,因为群众的猜疑,相互之间不信任,犹如一盘散沙;村“两委”班子成员学习松懈,村集体经济处于“空壳”状态,村委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日益下降,村组干部不想干事、不敢干事;群众到村委会办事,经常找不到人。
如何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净化政治生态,为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017年8月至9月,县委巡察组进驻大街镇开展政治巡察。其间,该村作为群众反映问题最多的村委会被延伸巡察。
巡察组进驻后,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紧扣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六大纪律”,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采取访、谈、查、看的方式,由表及里,纵向到边、横向到底,在深、准、透、实上下功夫,深入一线巡,沉到实地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进行查证,对虚假问题进行澄清,对违规违纪的问题移交相关部门限期整改。
大街镇党委、纪委收到巡察组的反馈意见后,对反馈的具体问题,逐条梳理分析,列出问题清单,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在巡察组的指导配合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最果断的措施,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痛下决心,猛药治疴。同时,对整组推进项目和一事一议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严格了惠农资金管理,并把党务、村务、财务、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到户项目必须公开的五类公示项目移到各村民小组活动室进行公示,消除了群众的猜疑,推动了巡察整改和巡察成果落地生根。
该县委巡察办把巡察整改与工作推进紧密结合,运用整改创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工作氛围,持续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适时协助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组干部进行“四种形态”谈话提醒,教育他们树立红线意识;指导该村完善相关制度,理清发展思路,做活发展目标,进一步调动群众创业致富的积极性,激发我要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倡议村党总支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开展感恩教育、文艺演出、农民运动会及“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创建评比”等活动,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凝聚人心,激发群众热爱家乡、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激情,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
勺么村民为了生计进山毁林开荒,种植苞谷等作物。后来,退耕还林,种上了核桃,实现了靠山吃山,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梦想。按照发展思路,勺么村把发展林下种植确定为重点增收产业。2018年2月,村“两委”动员致富带头人李春楼注册成立景东春蕾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核桃林下中药材滇黄精种植,在林下“掘金”,带领父老乡亲创业致富。
合作社吸纳社员242户86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1户836人。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动能力,村里争取到100万元的上海帮扶项目资金和省级科技扶贫项目资金10万元入股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保本分红模式进行运作。
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带动,该村16个村民小组2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林下黄精160亩,激发了760户农户种植中药材。2018年,合作社采收黄精种子280公斤,出售黄精种苗50000株,实现收入14.4万元;2019年,合作社预计采收黄精种子1000公斤,实现收入30万元,可为社员提供黄精种苗180万株,扩大发展180亩。林下中药材滇黄精种植劳动力投入少、收益高,对贫困户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贫困村退出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村破茧成蝶,从一个问题村嬗变为政通人和、风清气顺、人心思进、干事创业的典型村,这是激浊扬清树正气、巡察整改促发展的有力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