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茅区委第一巡察组进驻六顺镇高笕槽村进行个别谈话时,杨大叔一大早便来到巡察组固定谈话的小组活动室外徘徊,刚开始,他面对巡察组工作人员欲言又止。
“杨大叔,进来坐,喝杯热茶。”
话说着,巡察组工作人员便热情的把杨大叔迎进了小组活动室。
唠了一会嗑后,杨大叔渐渐放下顾虑,向巡察组工作人员说起了事情的原委:“我家有点小事,也不知道能不能跟巡察组反映。今年村委会扩建厨房需要占用我家的地,地里有个水池,当时村上开会集体研究后,决定地和水池分开补偿,土地补给1.5万元,水池补给两吨水泥,后来土地钱补给了,但水泥一直没有给我。”
个别谈话结束后,巡察组内部对谈话情况进行了汇总。当谈到杨大叔反映两吨水泥的问题时,大家一致认为,如果村上确实占用了杨大叔的地,并答应要补偿他两吨水泥而迟迟没有兑现的话,那这两吨水泥就分量十足,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还事关村级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作为与群众直接接触最多的农村基层组织,言而有信是赢得群众信任、提高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前提。
抱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巡察组对此事进行了深入了解。
高笕槽村党总支书记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上举办的培训、会议相对来说更多了,村委会以前的厨房太小,开会需要用餐都没办法满足。村上开会研究后决定把厨房扩建一下,就和杨大叔商量占用了他家的地,并答应了水池要补偿他家两吨水泥,但给了1.5万元的土地补偿款后,因为村上的经费紧张,水泥就迟迟没有兑现。”
确定杨大叔反映的问题属实后,巡察组在充分了解村上实际困难的基础上,一边督促村“两委”进行整改,一边积极和杨大叔联系告知处理情况,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进驻结束前一天,巡察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了杨大叔家。杨大叔笑盈盈地说道:“村上说话算数的,答应给的两吨水泥已经给了,谢谢你们啊。”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对村党组织开展巡察的主要目的。在巡察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更要善于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在巡察中切实受益,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从而提升党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影响力,最大限度促进基层治理更强更高效,推进农村地区政治认同和全面发展,为下一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牢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