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9元钱引发的“争议”

来源:宁洱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05/23 18:00:00

“组长,你看看这张报销单,这笔支出与差旅费报销标准不符。”

日前,宁洱县委第二巡察组在对县级某单位开展巡察时,一张差旅费报销单引起了巡察组人员的注意。

“才多报9元,问题不大,提醒一下就算了吧?”

“数目太小,没必要那么较真,让单位自己整改就行,没必要写入巡察报告吧?”

“多报差旅费是违反纪律的,资金虽少,但制度不能违反。”

差额9元,究竟该怎么处理?是否存在违规行为?一时间,此问题引起了巡察组组员之间的讨论。

“多报差旅费肯定是违反纪律的,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核实清楚,重点再看看近几年该单位的财务资料,是否还存在类似问题……”

经过一番讨论后,巡察组决定先把事情核实清楚。

经过调查发现,这是该局某下属单位职工肖某某在参加省盲人数字阅读服务业务培训学习期间,从蒙自站到建水站乘坐动车的车票,当时肖某某觉得只是多了几元钱,金额不大,就购买了一等舱的座位,并全额报销了车票费。

虽然超出的金额不大,但产生问题的性质却不轻。最终巡察组将相关印证材料作为问题底稿支撑材料留存,并分别对相关财务人员和该局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提醒谈话。

“按规定,一般职工出差只能乘坐动车二等舱,你不知道相关规定要求吗?”

“我对财务相关规定学习不够,不熟悉相关文件规定要求,以后将深刻反省,加强学习,杜绝此类情况发生……”

“我们对你单位近几年的财务凭证进行了地毯式核查,发现了部分差旅费报销、公务接待和一些财务手续不规范的问题,比如乘坐一等舱这张差旅报销单明明不符合要求,但经过财务人员、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几道‘关卡’审核,还能顺利报销,暴露出来你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不规范。”

“是我们审核把关不严,我们一定认真整改,对不符合规定报销的立即清退。”单位主要领导在巡察反馈时表示。

很多制度之所以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根本在于执行过程中打折扣、搞变通。

“如果我们不较真,就不能达到‘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堵塞漏洞、强化监管’的目的。违反纪律不在于数目大小,而在于是否令行禁止。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就应当做制度的执行者和捍卫者,也要通过严守制度来堵塞可能存在的腐败漏洞。”巡察组组长在巡察工作总结会上如是说。(李艳 || 责任编辑 廖翌含)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