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党员党性修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以严明纪律锤炼过硬作风、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的现实需要。
自4月份启动党纪学习教育以来,普洱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上来,坚决扛实党纪学习教育重大政治责任,聚焦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组织全市各地各部门扎实开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成为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一次强党性铸忠诚的深刻洗礼、知敬畏明戒惧的深刻警示、敢担当善作为的有力鞭策。
在履责担责尽责上下功夫求实效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离不开一以贯之、一如既往的思想不松、责任不空。市委坚持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政治任务,认真谋划研究,以上率下推动,着力把党纪学习教育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以党纪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体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
切实强化组织领导——
市委书记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持起草实施方案,研究部署全市党纪学习教育工作。针对调研指导发现的问题,向县(区)委书记和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面对面指出、点对点要求,精准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扎实推进全市党纪学习教育。
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分析研判,提出工作要求。市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抓好政策指导、督促落实等各项工作。各地各部门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质量完成党纪学习教育任务。
建立机制督促指导——
统筹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专班、行业部门等工作力量,建立领导挂联督导、专班跟进落实、部门联系指导三项机制,合力推动全市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基层、见行见效。
建立领导挂联督导机制。坚持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挂联县(区)、部门制度,建立“县(区)委常委(政府党组成员)+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组织部班子成员”挂联乡镇、单位(部门)党纪学习教育机制,通过点对点督促、面对面指导,既推动抓好任务落实,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防止散光走偏。
建立专班跟进落实机制。市、县(区)专班精心抓好组织实施,动态掌握各单位面上推进、点上落实情况,定期不定期走访各基层党组织,适时开展工作调度,书面反馈发现问题,确保全市党纪学习教育步调一致、同频共振。
建立部门联系指导机制。充分发挥机关工委、教育工委和国资委等7个行业党委作用,推动行业党委定期不定期走访所属基层党组织,面对面指出问题,点对点提出要求,分领域、分行业精准指导,切实落实指导、把关、督促责任,确保方向不走偏、措施有成效。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注重营造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良好学习氛围,利用“普洱发布”“清廉普洱”“普洱党建学习时”等微信公众号,常态化推送“每日一学”“每日一课”“学条例、守党纪”等权威解读资料,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修订背景、修订重点、实践要求等多个角度进行系统阐释,引导党员干部随时学、随时用,不断加深对《条例》的理解领会。
西盟县在县级主流媒体推出党纪学习教育专栏,积极营造党纪学习教育的良好氛围。市委编办通过微信工作群、普洱机构编制网推送解读文章、警示案例等,让线上平台成为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指尖”云课堂。
通过在实效上用功、在实干上用劲、在实绩上用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认识到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领悟更加深刻,在践行“两个维护”上更加坚定自觉。
在深学细学笃学上下功夫求实效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只有知之深,才能行之笃。市委坚持在深学上下功夫、在思想上强淬炼,通过“专题课堂”集中学、“案例课堂”对照学、“流动课堂”帮带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深学透学到位,推动党纪学习教育一贯到底、全面覆盖。
“专题课堂”集中学——
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党纪学习教育重要任务,与学习《条例》贯通起来,一体领悟、一体把握、一体贯彻。
市委举办市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市委书记带头坐下来、静下来,逐章逐条学习《条例》,带头聆听专题辅导,带头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以实际行动带着大家学、领着大家学,各地各部门以市领导干部读书班为标杆举办读书班。
各级党委(党组)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将学习《条例》与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结合起来开展学习研讨,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开展学习交流,推动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切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实效”变为“长效”。
党课是党员干部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通过讲清楚抓实党的纪律对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讲清楚违反党的纪律的危害,讲清楚运用“六项纪律”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举措办法,切实为党员干部做好领学导学。墨江县针对机关、学校、医院、国企、农村等不同行业领域特点,扣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容易违反纪律规定的风险点,分类别分领域开展好纪律党课。宁洱县宁洱镇以庆祝“七一”为契机,组织各党组织开展“纪律党课在一线”活动。
以训助学是此次党纪学习教育的一大特点。市委党校在举办的主体培训班次中设置《条例》教学内容,以开展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研讨教学的方式,深入阐释《条例》为什么修订、改了哪些内容和各项纪律规定,为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上好廉洁从政的“第一课”。市纪委市监委编写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提纲,组织派驻各单位纪检监察组开展专题辅导,帮助党员干部吃透精髓、深刻理解、准确运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开展市直单位党章和党内法规宣讲活动,对《条例》相关条款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党员干部理解掌握。
“案例课堂”对照学——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市委把本地典型案例作为最好的“活教材”,扎实开展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对照检视、自省自律。
突出用好警示教育这剂“良药”。聚焦谈违纪情形、谈政治要求、谈危害反思,开好全市警示教育会,组织参会领导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全市违纪典型案例和纪律审查工作情况,推动全市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真正达到触及灵魂、震撼人心的效果。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召开警示教育会,全面推进警示教育走深走实,持续强化警示震慑效应。
市政府办公室召开警示教育会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进行深刻剖析,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引导党员干部反躬自省、引以为戒。市公安局开展“召开一次警示教育会、组织一次廉政家访、讲好一批家风故事”等“六个一”活动,在开好警示教育会的基础上,注重抓好廉洁家风建设,通过“家门”“职门”“心门”,全面剖析违纪违法干部家庭、职场和内心世界,推动以良好家风建设助力廉政建设。
警示教育的内容直接决定“惊醒梦中人”的效果。市委综合运用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警示录忏悔录、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旁听现场庭审等形式,有形有感开展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真正把“眼中教训”转化为“心底敬畏”。
市领导带头到警示教育基地开展现场警示教育活动,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以旁听现场庭审等方式开展现场警示教育403场次,使党员领导干部在心灵上受冲击、思想上受震慑,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思茅区采取“案情+忏悔录+执纪者说+纪法解读”的方式编写《释纪说法》,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治未病”。景谷、镇沅、江城等县组建宣讲队伍,采取“先进典型故事会”“违纪典型执纪者说”等方式,通过“正向引领+反面警醒”,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镜鉴自省。
突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注重分行业、分领域开展警示教育,系统梳理近年来全市拍摄过的警示教育片,按照机关、国企、金融、教育、卫生、农村基层6种领域筛选出10部违纪违法案例警示教育片,用“本土版”教材让各级党组织选取最贴近自身实际、最具教育意义的警示教育片组织观看,达到了“人人受警示,个个有触动”的效果。
墨江县在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期间,组织学员到县纪委县监委等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以案示警、以案明纪,进一步增强中青年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孟连县采取“流动法庭”的方式,到抵边村组开展巡回审判37场次,引导1800余名抵边农村党员群众从身边案例中汲取教训。
“流动课堂”帮带学——
根据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党员的特点和实际,区分学习重点,优化学习方式,通过结对联系的方式帮学带学,确保应学尽学、学出实效。
针对农村党员文化水平不同、个体学习能力有差异等实际,景东县聘请本土彝族老师作为党纪讲解员,分片挂联少数民族党员聚居村寨,解释新修订《条例》的意义,让少数民族党员听得懂、记得住、能领会。江城、西盟等县立足边疆和民族特点,就近就便开展“院坝会”“火塘夜话”,为少数民族党员讲解《条例》。
针对“三新”领域党员分散、学习时间难固定等问题,宁洱县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送学督学、“岗前工后”10分钟等方式,组织“三新”领域党员研读《条例》。市委社会工作部通过党员领导干部挂联、联建联学等方式,抓实“三新”领域党员党纪学习教育。
针对流动党员“活动组织难、教育开展难”的问题,思茅区通过全面排查到位、结对联系到位、督促指导到位“三个到位”,确保全区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不掉队、不流学。江城县宝藏镇安排各村支委联系本村流动党员,通过微信群推送党纪学习教育学习资料,引导流动党员认真学习。
针对部分行动不便、难以参与集中学习的党员,景谷县采取网格化模式,由网格员挂钩联系服务党员,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全覆盖无遗漏。镇沅县、孟连县、澜沧县开展“送学上门、结对帮扶”活动,为参学困难的党员上门发放并讲解《条例》,面对面辅导学习。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围绕目标要求,认真学习《条例》,进一步搞清楚了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了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切实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做到了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在促改促治促干上下功夫求实效
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不仅要触及思想和灵魂深处,更要把学习效果体现在行动上。市委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同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深化以学促知、以知促行,推动遵规守纪与强化履职尽责同步发力,切实把党纪学习教育激发出来的纪律自觉和工作热情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以学促改——
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引导各级党组织紧盯巡视巡察、专项检查和日常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抓整改、促提升。
扎实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责任单位、责任人,项目化、清单化推进问题整改落细落实,使党纪学习教育成为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的强大动力。
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研究制定67项任务,组织力量到市级部门现场移交“减负增效”责任清单,扎实推进28项“小切口”减负事项,严控面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涉企督查检查总量和频次,进一步将广大基层干部从形式化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营造更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景谷县严格对标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缩减参会范围,精简文件通知,减少随意督查检查。镇沅县着力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开展微信工作群清理整治,清理无效微信群、临时微信群、僵尸微信群。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困扰企业发展的多头执法、随意执法、过度执法等情况,规定每月1—15日为“企业安静期”,除紧急、特殊情形外各部门不对企业开展行政检查,各类检查同比下降20.26%。
坚持以学促治——
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持续保持“惩”的力度、发挥“治”的功能、筑牢“防”的堤坝,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贯穿到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各方面,进一步推动全市政治生态更加清朗。
系统治理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生态环保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深化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实施社保基金领域违规骗取套取群众养老钱救命钱、就业创业领域职业技能培训资金监管不力等重点整治项目,严肃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市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力遏制,政治生态更加清朗,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全面从严治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
对照《条例》深入查找本地区管党治党短板弱项和突出问题,以解决地域性行业性政治生态突出问题入手,督促指导案发单位建章立制177项。澜沧县、景东县针对教育、医疗领域发生的腐败问题,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进一步建立健全物资采购、财务管理、项目建设等管理制度。市民政局结合对系统内项目管理、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深入排查,重新修订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清单80项、防控措施210条。普洱市交建集团对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开展“废改立”工作,先后修订完善公司招投标管理、财务内控、人事管理、薪酬管理等6项制度。
坚持以学促干——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关键在于抓住一个“实”字,落在一个“干”上,实现以学促干、服务大局。市委坚持从实际出发、向实处发力、用实效检验,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纪律,以纪明责、以纪促干,切实把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坚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严格落实“四用四不用”干部选人要求,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和综合调研,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纪律,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持续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云南思茅产业园区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推动园区发展结合起来,紧盯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工作,先后赴上海、浙江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市工信局建立完善干部量化积分考评体系,引导党员干部以更好的状态、更实的作风服务工业经济发展,推动全市新入库工业项目同比增长36.4%,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1.7%。
通过党纪学习教育,全市党员干部既要守纪律、更要敢担当的意识得到强化,进一步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凝聚了实干兴普的正能量,形成了以干部之干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更奋楫。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持续深化纪律教育,强化纪律建设,以学纪知纪明纪促进遵纪守纪执纪,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