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思茅区监委发布消息,市、区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站4人先后接受监察调查,这是思茅区惩治腐败打出的又一记重拳。
去年以来,思茅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医疗、教育、环保、住建、就业等一批腐败典型案件。通过案件查办,全区纪检监察机关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推动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不断提升治理腐败效能。据悉,2024年该区纪委监委处置问题线索360件,立案226件,采取留置措施2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6人。
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紧盯工程建设领域严惩政商勾连腐败
思茅区纪委监委深挖“案中案”,共对1名行贿人、4名市区两级质安站相关负责人采取留置措施。与此同时,针对案发单位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思茅区纪委监委同步推进案件查办和警示教育,以思茅区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站被留置人员为“切入口”,以案“开道”召开住建系统警示教育大会,共有17人主动到纪检监察机关说明情况。为做好以案促改,有效规范房屋市政工程建设审批监管,彻底斩断该监督站通过垄断市场进行“靠站吃站”的利益链。
对此,区纪委监委精准聚焦工程建设领域行政审批的时效性、规范性和合法性,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行政审批监管专项整治,彻底整治违规设立行政审批事项、违规审批或合规不批,以及在行政审批监管中冷拒横推、吃拿卡要,居关设卡、以权谋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敢担当、不愿负责,执行不力、效能低下,给投资者制造麻烦、给群众办事设置阻碍等突出问题。
为了彻底打通工程建设领域“中梗阻”,思茅区纪委监委坚持纪企“双向奔赴”,强化监督为企业排忧解难,抓好“纪企直通”监督,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全面查找涉企服务、行政审批、政商关系等领域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今年以来,共走访企业31家,发现问题28条,收集企业诉求30条,及时反馈相关职能部门推动解决企业诉求,加快推进了第三污水处理厂施工建设和普洱融创项目复工续建。
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审查调查业务交流,提升案件查办质效
坚持系统思维健全风腐同查同治长效化
“从查处的案件来看,党员干部的腐化堕落往往是从作风问题开始的,腐败行为又会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在审查调查工作中,我们将纠治‘四风’和惩治腐败统筹起来,循线深挖、双向突破。”思茅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
坚持以案看风,把“四风”问题作为必查内容,同步调查腐败和“四风”问题作为常规操作。既查清楚留置对象本人的“四风”问题,又深挖其交代的涉及其他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着重查找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线索,不断压缩腐败生存空间。查找相应领域廉政风险,找准纠治行业性、领域性作风和腐败问题的方向。在查办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原副主任李某某案件时,以李某某作风问题为突破口,认真梳理其岗位职责与有关业务的风险点,深刻剖析人社系统领域行业性“四风”问题。针对人社系统存在的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纪律作风建设薄弱、“一人通办”的审核漏洞等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份,督促排查出廉政风险点224个,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224条。督促职能部门补短板、堵漏洞,督促修订完善制度机制21项。
不仅如此,思茅区纪委监委还巩固深化“清廉思茅”建设实践经验,用好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类监督载体,对“四风”问题及时性开展监督,做深近距离监督。
近三年来,思茅区查处村(社区)违纪违法干部45人,把“不敢腐”的强烈震慑传导到基层神经末梢。同时,以一盘棋思想对村(社区)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开展深入调研,聚焦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贪占挪用、村组干部“吃公家”“吃食堂”等“四风”新动向、新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村组(社区)干部立案10人,给予党政纪处分3人,狠抓基层腐败问题,以扎实的工作成效回应群众关切。
思茅区人社局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
强化教育引导常态长效提升治本功效
“教育引导是充分释放案件查办治本效能的关键一环,我们将警示教育与以案促改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充分释放案件查办的治本效能,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既要在“育”上用劲,更要在“治”上深化,思茅区纪委监委强化对反腐败的“全周期管理”,以“开案即改”的思路在案件查办一开始就思考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和警示教育、廉洁教育等工作。
在查办人社系统某腐败案件时,在案发单位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播放警示教育片,开展“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后相继有4名公职人员主动投案,持续放大了警示震慑作用。通过查办7名村组干部贪污、受贿案件,推动建立健全“三资”管理方面制度机制,形成全区“三资”管理工作手册。同时,通过编印警示教育读本,以动画、漫画说纪、廉政微视频等形式,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责任编辑 王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