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是纪委的办公室吗?我有问题要向你们交代……”在一个稀松平常的周三早晨,澜沧县富邦乡纪委李书记照常来到办公室,门口站着一位头发花白、年近六旬的村民,双手交握在一起,神色间有些紧张局促。
“大娘,不着急,咱们先进办公室慢慢说。”李书记温和地说道。
大娘坐下喝了口茶水,深深地叹了口气:“我曾是邦奈村大寨三组的小组干部,我要向组织交代,12年前我虚报小澜路征地面积套取征地补贴款36000元。”
12年前能够套取3万多元国家资金,是反映人自己一手策划瞒天过海,还是背后有人指使暗箱操作?带着疑问,李书记示意陶某某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
据陶某某交代,2012年时她是富邦乡邦奈村大寨三组组长,当时正好有公路建设项目需要征地,时任邦奈村党总支副书记罗某电话通知她,让她虚报2.4亩玉米征地面积,按15000元/亩的标准,能够多领取补贴资金36000元。
“我当时特别高兴,没想到还能摊上这种好事。”陶某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收到这一问题线索后,富邦乡纪委立即展开调查,但由于该案件时间跨度长、套取金额较大,又历经村“两委”换届等,给案件的调查取证增加了难度,富邦乡纪委决定成立核查组进一步核实。
核查组调取了陶某某丈夫名下用于领取征地补偿款的银行账户流水,显示2012年至2013年收到6笔共264750元的补贴资金,对照富邦乡会计代理委托中心提供的《补偿总表》,证实其虚报事项属实。
问题查实之后,陶某某主动提出尽快将违规领取补助资金退回专户的请求,目前,36000元已如数上缴涉案款专户。
在本案即将结束之际,李书记不禁向陶某某发问:“事情已过去12年之久,是什么让你醒悟过来,主动向组织交代这一切的?”
“开始的那几年我始终抱着侥幸心理,觉得没有人会发现。”陶某某低下了头:“这几年,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深入,对基层‘微腐败’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我目睹身边一个个违纪违法案例被严肃查处,特别是一些村干部被查处、被起诉、被判刑,我的内心越来越不安,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煎熬,不知道头上的那把‘刀’何时会落下来,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思想斗争之后,我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主动向组织坦白,才是通往救赎之路的正确选择。”说完,陶某某长舒一口气,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事情终于水落石出,陶某某的行为已涉嫌违反党的纪律,结合陶某某主动交代问题,积极配合审查调查,并主动退缴涉案资金,富邦乡纪委决定对陶某某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而时任富邦乡邦奈村副书记罗某已另案处理。
个案的查处只是表象,深入剖析案发根源及制度漏洞,才能从源头上铲除问题滋生的土壤。澜沧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惩治防”结合,在重拳查处“微腐”“蝇贪”的同时,积极在常态长效上做文章。聚焦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惠农政策、涉农项目资金,盯住重点事、重点人、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大力整治农村基层“微腐败”,让查办案件成为最好的监督,推动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全面织牢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网,升级制度约束“防火墙”,积极从源头上防范和铲除“小微权力”异化、侵害群众利益的空间。(罕珊 鲍小生 || 责任编辑 马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