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茶马古道旅游景区预计接待量增长120%,必须提前督促文旅等行业部门大力整治餐饮住宿哄抬物价、交通出行不便、景区管理混乱等问题。”
“要通过监督推动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行业部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做实源头防控,及时堵塞管理方式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漏洞。”
随着“五一”黄金周与泼水节、神鱼节、木鼓节等13项民族节庆活动交汇,普洱市纪委监委提前吹响“清风哨”,统筹人员力量,扎实开展监督检查、明察暗访,为节日筑牢“清风防线”。
针对节庆经济活动密集的特点,市纪委监委推行“派单”监督,精准制发专项监督任务单6份: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侧重价格监管、食品安全监督,驻市法院纪检监察组聚焦旅游市场乱象整治情况监督,4个监督检查室则牵头对联系县(区)的节庆活动资金使用、项目审批开展“嵌入式”监督。
“节日经济叠加民族文化活动,既是消费旺季,也是作风‘考点’。”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介绍,此次派单紧扣节点集中的特点,根据各监督单元职能量身定制,每个监督单元都领到了“定制化”监督指南。同时,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印发《工作提示》,列明5类重点监督情形,确保带着标尺查问题,让“节日病”“形式风”无所遁形。
清晨,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泼水节筹备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装饰灯柱,彩色孔雀幡随风作响,把“泼水狂欢倒计时”的红牌子衬得格外鲜亮。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干部正与景谷县纪委监委的干部一起,紧盯泼水节筹备资金使用、物资采购、安全保障、服务保障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
“既要推动民族文化活起来,又要通过监督防止节庆变味。”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主任介绍,市县联动的监督组明确监督重点、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节前重点查市场秩序、安全预案、作风承诺,切实压实泼水节9个工作筹备组责任。节中集中访游客体验、商户经营、干部履职,对于发现的作风不实、慵懒散漫的问题,对苗头性问题现场“吹哨”,督促相关部门推动问题整改落实。
“茶咖香遇·星耀普洱五一群星演唱会”、第二届“孟连神鱼杯”全国钓鱼大奖赛、第十九届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多民族文化碰撞的节庆盛宴即将点燃“五一”旅游热潮,监督力量也同步升级。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强化动态监督,既防范违规接待、变相福利等“节日病”,又整治摊派参会、过度办节等形式主义。对苗头性倾向露头就打,持续巩固作风建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室组、“室组地”、组团联动等方式,综合运用明察暗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交叉互查等手段,组织开展监督检查58次。
从茶马古道到澜沧江畔,随着泼水节的水花飞溅、神鱼节的渔歌响起,普洱市正以“派单式”监督的精准发力,让传统节庆既洋溢文化韵味,又充盈清风正气。正如监督检查组成员所说:“我们既要守护好‘节日里的烟火气’,更要以‘清风哨’筑牢‘烟火气中的纪律线’。”(马颖 江溪)